以色列“猎杀”加沙民众 英澳日看不下去谴责遭反驳
来源:新华社
7月20日,在加沙城,当地民众等待领取食物。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同一天,设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一处援助点附近再次发生以军向民众开火事件,致6人死亡。这处援助点由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设立。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声明证实当天的袭击事件。声明说,当民众靠近车队时,他们“遭以军坦克、狙击手及其他火力射击”,造成“不计其数的生命损失”。
世粮署表示,以方先前承诺改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行动的条件,且以军不会在援助任务执行的任何环节开展军事行动,但20日的事件显示出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正在“日益危险的情况下”进行。
以色列方面承认行动造成人员伤亡,称其初步调查所得死伤数据远低于巴方所发布情况。以方还指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制造混乱,但未提供证据。
幸存者描述了与以军说法不同的场景。美联社援引亲历者埃哈卜·泽伊的话报道,联合国援助车队附近的饥民被坦克团团围住,子弹和炮火“倾泻而下”,人们被困“约两个小时”。
法新社援引亲历者卡西姆·阿布·哈提尔的话报道,他本想从援助车队领一袋面粉,但以军“坦克向我们随意开火,狙击手像在森林里猎杀动物一样向人们开枪”。
以色列今年3月重新封锁加沙地带并恢复大规模军事行动,致使当地存粮几乎耗尽,民众面临饥荒。迫于国际舆论压力,以色列5月下旬起允许少量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7月20日,伤员被转移至加沙城的一所医院。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发言人曾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辩称,没有一起事件发生在物资分发现场或物资分发时段,事件牵涉的都是在禁行时段内前往分发点及试图抄近路前往分发点的人。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曾在社交媒体上说,当前这种物资分发机制是“致命的”,一些饥饿的人只是想获得食物,却因此受伤甚至丧命。
世粮署数据显示,加沙地带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多天未能进食;大约9万名妇女儿童因营养不良亟需救治;当地一公斤面粉的售价已飙升至100美元以上,人道主义援助成为当地大多数民众唯一的食物来源。
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外长21日发表联署声明,要求立即结束加沙地带战争,敦促以色列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定的义务、立即解除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限制。
7月17日,巴勒斯坦儿童在加沙城北部地区取水。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声明还表示,将巴勒斯坦人迁往所谓“人道主义城市”的提议完全不可接受,“永久性强迫迁移”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声明还坚决反对在被占巴勒斯坦领土上采取任何对领土或人口结构进行改变的举措。
欧盟委员会负责应急准备、危机管理和平等事务的委员也在声明上签字。
以色列外交部21日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这一联署声明,称其“脱离现实”。声明称,以方多次表示接受现有停火提案,但哈马斯“拒绝”。
同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说,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59029人死亡、142135人受伤。(记者:王逸君、郭倩、周啸天、黄泽民、郑博非)